综合而言,贾诩不仅是曹魏前期五大谋士之一,就算在整个三国时代,贾诩在众多谋士军事中就算排不进前三,至少也前五保底,甚至于首席,贾诩也是完全有能力争一下的。
相对而言,贾诩在曹魏集团中的地位就没有那么高了,至少并没有大多数人所想像的那么高,无论是在官职上还是食邑上,贾诩都谈不上突出。
后期,贾诩投靠曹操之后,情况也没什么大的变化,曹操并没有太重用贾诩,对其态度还是有些保留的,这从贾诩的官职变化就可以看出来,最早贾诩劝张绣投降曹操时,贾诩就已经被拜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由于当时冀州为袁绍所占,贾诩便留参司空军事,但实际上这个官职对于别人可能很高,但对于贾诩而言就不算高了,因为早先贾诩早已经担任过了尚书,甚至曾经拒绝了尚书仆射的任命。
而之后曹操占据冀州,自己担任了冀州牧,改任贾诩为太中大夫,这是在已知历史材料中曹操时期贾诩官职的最后一次变化,等于贾诩投靠曹操后二十年来就没有被升过官,同为曹操麾下谋士的荀攸、程昱则在魏国建立后,一个被任命为尚书令,一个被拜为卫尉。
而且贾诩死后,他并没有和荀彧、荀攸等人一起享魏武帝庙,而是配享魏文帝庙,这也是一个很明显的态度了,贾诩为了曹操效忠了二十一年结果还不如为曹丕效忠三年!
贾诩担任太尉还是在曹丕上位之后,不过当时贾诩年龄已经大了,没几年就去世了。从《三国志·贾诩传》中的记载,也可以看出一二:“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综合而言,贾诩被曹操忌惮的原因其实很多,除了《贾诩传》所记载的贾诩并非曹操旧臣,却策谋深长,所以怕曹操猜嫌之外,还有着其他的原因。
首先是第一次宛城之战中张绣的行动贾诩有着参与,所以在曹昂、许褚等人丧命这件事情上,贾诩也有“功劳”的,这些在曹操心中多多少少有一根刺的,毕竟曹昂可是曹操的嫡长子啊,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儿子。
其次,贾诩曾经多次帮助献帝,和刘协有着很深的关系,光就这一曹操就不可能对贾诩放心。再加上贾诩用计颇毒,给人们印象深刻,所以曹操这种多疑的君主对于贾诩是保留态度也就很正常了。
所以贾诩虽然在历史上已经表现出了一个级谋士的风采,但实际上他本人因为受到忌惮有所保留的缘故,贾诩还谈不上全力以赴。
【身后之事】
黄初四年六月甲申日(年8月11日)贾诩七十七岁时逝世,谥号肃侯。他的儿子贾穆继承爵位,做过太守。贾穆死后,其子贾模继承爵位。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还曾经为《吴起兵法》校注。
多年后,贾诩与王朗、曹真、辛毗配享魏文帝庙。
贾诩筹谋策算、贾逵忠诚勇敢、张既民政才能、程昱智勇双全、顾雍缜密持重、王浑风度气量、刘惔看人能力、庾翼的志向规略,被尊称为“魏晋八君子”,出自《唐会要》,其中以贾诩为首。
【历史上的贾诩】
姓名:贾诩
属性:谋略(a+)贾诩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正奇相合大成的谋士
统率(?)贾诩原来在西凉军军中担任校尉,出身军伍
总评(a)这个评价低于贾诩的实际能力,和其在曹魏集团中地位长期不高有关系
别名(称号):贾文和
性别:男
民族:汉
官职:太尉
职业:谋士、将领
谥号:肃侯
爵位:都亭侯、寿乡侯
家庭出身:未知,可能是士族出身
生卒:147--
出生地:凉州姑臧
主要社会关系:儿子(贾穆、贾访、贾玑)
主要经历:
147年-199年投身于西凉军中,先后为董卓、李傕、段煨、张绣等人效命,曾经帮助献帝东迁,帮助张绣联合刘表对抗曹操
199年-0年同张绣归顺曹操,为其出谋划策,帮助其击败袁绍、马超、韩遂等人
0年-年曹丕上位后,贾诩因为帮助得位而得到重用,被拜为太尉,不久去世
总结:在三国时期,在谋略方面贾诩除了没有类似“隆中对”这种战略宏图,已经基本达到了谋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