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之中,孙策是献上玉玺才从袁术手中借兵得以南下,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在孙坚死后,袁术就已经从孙家拿走了玉玺,其后袁术看到孙策落魄又将孙坚旧部千余人还给了他,孙策就此成为了袁术麾下大将之一。
其后因为袁术违背自己的诺言,孙策也看出袁术不是明主,所以南下的**越加强烈,恰好当时袁术与刘繇长时间对峙,为了结束僵局,袁术最终答应孙策南下。
孙策作为孙家新的老大,从就有着自己的雄心壮志,在父亲战死荆州后,孙策并没有因为打击而没落,他面对着荆州强大的刘表集团反而下定决心扛起家业,为父复仇。
孙策本身对当时的局势有着一定的见识,在得到张纮的支持后,孙策更是有了一个初步的战略方针,本来孙策准备从袁术哪里要回父亲的旧部,以此为根基再借助自己舅舅的力量南下夺取根据之地,不过孙策也很快明白自己的一些想法不太现实,所以他后来主动归附袁术,寻求袁术的支持。
而袁术虽然将孙坚的一些旧部还给了孙策,并且对于初显锋芒的孙策多有赞扬,但心中却也害怕孙策成为第二个孙坚尾大不调,遂对其多有限制,两度违背自己对孙策的诺言,而孙策本来就不准备一直受限于袁术,看到袁术如此对待自己后,在孙坚旧部朱治的劝下自然而然产生了离袁术而去的心思。
上天当时也是眷恋孙策的,袁术恰好在此时和南方的刘繇形成了僵持的局面,孙策此时主动要求南下,袁术也很清楚孙策的心思,但他自己已经两度食言,而且还认为当时南方阻力很大,孙策未必能建功,遂最终放孙策南下。
这样一来,孙策基本实现了自己在“江都对”中谋划的第一步:取回父亲的旧部,率军南下。
而在没有袁术的束缚之后,这位年轻的江东霸王终于可以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