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守孝完毕后,本来准备从袁术哪里拿回父亲的旧部,然后去丹阳舅舅那里在招兵买马,自己闯出一片天地,可是事情并没有孙策想的那么顺利,他最终虽然拿回了孙坚的一些旧部,但自己也最终成为了袁术麾下的大将,不得不接受袁术的制约。
然而不幸又幸运的是,袁术并不是一个明主。
孙策攻打陆康,最终打败了他,袁术却再次任用他过去的下属刘勋为庐江太守,孙策更为失望。于是决定南下离开袁术,自己去闯出一片新天地。
袁术之所以对孙策赞扬却不重用,是因为他自己没有把握控制霸王,袁术知道孙策有才的,但他也不想让孙策做大,当年孙坚拿着刀和袁术商量,虽然是为了袁术好大家好,但袁术已经不想让这种事情发生第二回了。
【庐江之战】
陆康字季宁,吴郡吴人,陆逊是他的从孙。陆康之所以和袁术闹翻是因为他认为袁术是叛逆,遂闭门不与之来往,而且整修战备准备迎敌。
当时袁术在扬州势大,陆康虽然占据了庐江郡,整体实力上还是远不如袁术,袁术遂派和陆康有怨的孙策太多庐江。这一战因为陆康提前做了准备,所以孙策虽然领兵有方,但打的也不是一番顺利。
孙策出兵之后,大军一路打到庐江城下,并且将庐江城池层层包围。而陆康率军队固守,当时甚至手下士兵之前有休假外出的,闻讯都返庐江,乘夜爬城墙回来帮助守卫。在这种情况下,陆康一直坚守了二年,城池才陷落。孙策和袁术虽然没有因此杀掉陆康,但月余后,陆康因为受不了打击就病逝了,时年七十岁。
在这一战中陆康宗族百余人,逢此战乱及饥荒,死了近一半。孙策攻庐江时,陆康已经将儿子陆绩和从孙陆逊送回老家吴郡避战,两人才避过一劫。之后朝廷怜悯陆康守城的气节,拜其子陆俊为郎中。
虽然后来陆逊在吴国出帅拜相,但陆家和孙家是有着血仇的,后来孙权对于陆逊的冷处理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