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 - 这个大宋不一样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8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全书进度
(共章)

 第287章带路党

镇远城的根基不牢,这一点李献比谁都清楚。

军队成分复杂,官吏成分复杂,人口组成也复杂。

当初跟随李献一起出大宋的那些人是核心,马贼、端献族、俘虏……最后便是占比最多的流民。

这样的组合需要时间来融合,但李献等不了了。

一是北辽虽然在观战看热闹,但说不清何时便会抽风下场。

他每年都会数度派人去汴京探问太后,送上礼物,打探消息,得到的消息并不乐观。

看似身体健硕的太后,最近一年来苍老了许多,而且有些落寞。

人老了最怕落寞,心丧若死,再好的身体也扛不住。

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家。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他对权力的渴望每日剧增。母子二人渐渐生出了隔阂。

太后就像是一个神祇,看似威严,可却格外孤独。

一旦太后有个三长两短,李献知晓,大宋将会成为镇远城的对手。

所以,李献必须要在此之前把镇远城的根基打牢。按部就班肯定不行,那么便用胜利去驱动军民团结一心。

“要告诉他们,这一战是为了儿孙们的长治久安。”

李献看着麾下文武官员说道:“我知晓内部有矛盾,但在大局之下,这些矛盾都能化解,或是压制。而这一切有个基础,那便是不断胜利。”

胜利能掩饰许多问题。

“巨子,要不,暂缓吧?”有人建言。

李献摇头,“时不我待。”

文彦博说道:“李氏如今在清洗内部,这是个难得的时机。一旦等李氏内部安稳下来,李德明第一件事便是对付咱们。”

李献说道:“最近西北那边商人来的越发少了,诸位,这是个信号。”

韩琦冷笑道:“那些人想用这等法子来削弱镇远城,却不知商人从不是软柿子。”

就在昨日,几个西北豪商的使者来到了镇远城,李献令韩琦去接洽,结果很是喜人。

“他们表示能打通关卡,不过货物需要提价。”韩琦说道。

“这不是事。”李献说道:“我们的货物也会返销西北,乃至于大宋。另外,李氏那边的商人也在与咱们接触。诸位,得道多助啊!”

巨子啊!这是道?文彦博真想翻个白眼,范仲淹苦笑。

李献对豪商的态度不大好有,常说豪商眼中从无家国,此辈当控制,不可任由其肆意发展。

此一时彼一时,此刻的豪商却是镇远城的朋友。

李巨子在第二日亲切接见了豪商们,表示镇远城的大门永远都会为他们敞开,镇远城的货物以后也会优先给他们。

会见结束后,十余李氏商人的代表在山谷中的驿馆中住下。他们叫来酒菜,一边喝酒一边说着此事。

为首的代表叫做刘欣,他的叔父刘挺是李氏有名的豪商,威望颇高。

“诸位,李巨子今日这番话,便是为咱们开了方便之门。”刘欣说道:“镇远城的铁器独树一帜,说实话,转运到兴州去,少说能赚这个数。”

刘欣伸出食指,这是一倍之意,“刘氏准备多采买些。不过,各处关卡的打理还得我们同心协力。”

有人说道:“就怕大王突然出手。”,他看着众人,心有余悸的道:“上次大王突然动手,和镇远城交易的几个商人被抄家灭族,我家也差点在其中。”

“不必担心。”刘欣从容的道:“如今大王正在清洗内部,此刻他若是对我等动手,大夏内部可就热闹了。”

“你的意思,大王此刻顾不上这个?”

“自然顾不上,而且,不只是顾不上。”刘欣说道:“当初大王为何要封锁与镇远城的贸易?”

众人不解,见刘欣慢条斯理喝酒吃菜,便催促。

刘欣放下筷子,眼中有讥诮之色,“当初李巨子势单力孤,断绝贸易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可如今呢?”

他指指右侧,那是盐州方向,“李巨子手握盐州与宥州。其中盐州乃是我大夏财赋重地,产盐无数。李巨子掌握了盐州,岂会惧怕大王断绝贸易》”

众人恍然大悟。

“对了,兴州依旧有盐州的盐贩卖。”有人意味深长的笑道。

“官方都在与镇远城贸易。”

刘欣笑道:“诸位,大局如此,咱们还怕个什么?大好的挣钱机会啊!”

众人不禁大笑。

隔壁房间,两个男子在窥听,听到这里,相对一笑。

这时外面有马蹄声传来。

隔壁有人说道:“好多骑兵,这是要去哪?不会是攻打夏州吧?”

“夏州等地若是丢了,大夏可就断了一臂一腿。”

“担心了?”

“担心个屁!”

“是啊!说实话,做买卖还是跟着李巨子痛快。”

“李巨子的商税看似不低,可缴纳了商税之后,再无第二笔销。且镇远城有匿名举报的手段,你若是被官吏敲诈勒索便可举报,一旦查实严惩。”

隔壁沉默了许久,突然有人幽幽的道:“其实,大夏由谁来执掌和咱们有何关系呢?”

“是啊!”

“我看,若是李巨子就不错。”

隔壁二人目瞪口呆。

“是啊!李巨子和气,更不会动辄吵架杀人。而且他还说了,只要咱们继续保持对镇远城的善意,以后……自有回报。”

“若是李巨子成了帝王,咱们弄不好能成皇商。”

这思维已经发散的没边了,隔壁的二人摇头,晚些那些商人喝多了便各自散去。

二人等他们全数走后,这才出来。

消息送到李献那里,他不禁愕然。

“很耳熟。”

“巨子难道知晓他们?”文彦博诧异。

“不,是这番言论耳熟。”

李献捂额想了想,这不就是后来大明豪商们的言论吗?

有钱就是爹,有奶便是娘。

“天下豪商都一个尿性!”李献笑了笑。

这些有带路党潜质的商人代表接下来的几日受到了极好的接待。

镇远城二号人物文彦博亲自宴请了他们,席间故作喝多了,说了些鼓励的话,也许诺了些。

结果第二日就有商人代表递来消息。

“李德明的身子不大好。”

“李德明父子之间怕是有些暗流。”

“具体些。”文彦博鼓励道。

商人代表犹豫了一下,不经意看到案几上摆放着一张纸。隐约可见是一些货物的价钱。他的眼神不禁炽热,“李元昊下手狠辣,想大开杀戒,李德明却稳健些,父子二人为此有些矛盾。”

“很好。”文彦博拍拍手,一个小吏进来,文彦博指着商人代表说道:“以后货物优先供给他家,最优惠的价钱,最好的货物。”

商人代表欢喜的行礼,“多谢多谢。”

等他告退后,坐在一旁的韩琦叹道:“果然是巨子所说的那样。”

文彦博却没有他那么多感慨,“粮草在不断调集中,另外,一旦李氏闻讯必然会出兵。巨子担心李德明会围魏救赵,所以镇远城这边也是重点。这些商人消息灵通,和他们打好交道,弄不好比斥候还管用。”

“是。”韩琦认可了这个说法,“此次我跟随巨子出征,你一人可能稳住局面?”

镇远城的人口越来越多,局面越搞越大,管理难度也随之扩大。

文彦博淡淡的道:“别忘了,我也在成长。”

韩琦点头,起身出去。

回到住所,有他的一封信。

韩琦给自己冲了一杯茶,坐在屋檐下打开书信。

书信是家中寄来的。

信中兄长问了他的近况,说明年应该会开科举。

韩琦眯着眼,心想这是谁蛊惑了家中,让他们来做说客。

信的后面,兄长提及了当下的大宋的局势。

——三司革新无疾而终,这是大势所趋。李巨子远赴西北打下了基业,定然也有试验之意。稚圭,西北太小。

西北不小!

——韩氏不会出叛逆。稚圭,当悬崖勒马。

韩琦抬起头,远方一群孩子在玩耍,这些孩子半年前刚到镇远城时颇为拘束,眼神看着让人心疼。此刻却无忧无虑的在打闹。

他进屋给兄长回信。

——科举之事无需再提,我此生必然不考。

——我在镇远城每日公事不少,兄长,在此一日,比在大宋十日更为充实。

——兄长提及西北太小,若论地盘,确实是弱小。当兄长接到这封书信时,想必捷报也到了大宋。

——西北,不小!

一旦拿下夏州等地,西北将会膨胀成为一个不容小觑的势力。

——兄长,墨家不是叛逆。

——韩氏必将以我为荣!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next
play
next
close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