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梅坞旧识

听书 - 剑出大唐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8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全书进度
(共章)

 周奕走过一段路,感受着郡城的繁荣。

本土八大势力,再加上外来的江湖人与众多小势力。

游走在城内,懂武艺的江湖人实在不少。

“哐当!”

“哐当!”

一间间打铁铺前,总不缺武林人围观。

铁匠打铁声音震耳,粗锻、精锻、淬火声此起彼伏。

寻常百姓来买农具厨具,江湖人买刀剑铁叉,大家凑在一起闲谈,显然习以为常。

铁匠来者不拒,只要能赚钱,什么人的活儿都干。

“让一让,让一让。”

周奕闪身铁匠铺旁,一大队骑手从城中穿过。

车辕侧方悬着一面旗帜。

周奕仔细瞅了瞅。

旗号标志依旧认不出来,不知是哪家势力。

短短时间,这般场景就碰见数回。

当初在夫子山时,本地大派除了他们太平道场也就西河浑元派。

较之雍丘小城,中原重镇气象迥异。

周奕未急投宿,沿着街道一路观览街景。

看那石拱檐廊,屋檐起翘,又看楼窗镂花,满目琳琅。

这条临近城门的街名为金水街,因湍水绕城,阳光一照满映金辉,这才得名。

行过数家铁匠铺,隔了一段路,连排食铺林立。

肚中空空,正宜疗饥。

现在手头宽裕,大帝的棺材本没花完,又出黑大赚一笔。

一见人多的食铺,他也如江湖豪客阔步迈入。

金水街在东,一路往西看不到头,巷口罗列,夹道参差。

食铺木匾各标坊号,名目繁杂。

但是味道嘛,有好有坏。

周奕一路连尝馄饨、麻饼、青鱼鱼圆、蒸鸭、砂罐肉

浅尝辄止,时感新鲜。

到了悦来客栈门口时,已是落日熔金。

反复瞧着手中用荷叶片做碗盛着的豆腐脑,嗯

咸的,而且是齁咸。

悦来客栈中的伙计上前招徕,见他这副样子不由笑了。

“客官,您这豆腐脑准是在兴昌居买的。”

“没错,”周奕与伙计一道进客栈,“他们家的盐不要钱吗?”

“您真慧眼,一言中的,还真不要钱。”

南阳官盐主要从通济渠、淯水水路运入,私盐少为河东池盐,多为沿海海盐。

盐价贵逾米粮,岂有不要钱之理?

“有什么名堂?”周奕追问。

伙计将他引到算账结账的柜房前,因店内还有客人,故而放低声音道:

“兴昌居是阳兴会的产业,南阳城内就数他们卖盐最多。”

“海盐贩于内市,这可是赚大钱的买卖,沿海之贩让利于大派,边卖边送,供应一个小小的食铺,这和不要钱没两样吧。”

这阳兴会正是八大势力中的“一会”。

他听天魁派说过,并不陌生。

周奕囫囵吞尽豆腐脑:“在南阳贩盐的盐枭是水龙帮,还是海沙帮?”

这两大帮派属于八帮十会,主要做私盐买卖。

“您一看就是新来的,”伙计咋舌道,“自是海沙帮!他们与阳兴会的季会主交好,生意做得最大。”

“城中虽也有水龙帮的势力,但始终被压一头,论海盐买卖,水龙帮在南阳最多只占一成。”

周奕挑眉:“你怎么知道的这样清楚?”

“这郡城的生意人遍布九州,悦来客栈接八方来客,莫说盐帮,就是西突厥羊皮贩子的底细我都知晓一些。”

伙计带着一丝久居大城的自豪感:“只要耳朵够灵,总能听见许多消息。”

察觉周围有人举目打量,周奕微微颔首,不再追问。

客栈中还有甲字号房间,周奕没要。

该省省该花花,暂时没个进项,总不能打家劫舍吧。

要了个靠窗的乙字三号房,因为没有马匹寄养,少了草料与管理马匹的钱,一宿收取五十文。

但这已经很贵,比雍丘高一倍不止,还不是最好的上房。

天魁派的名头,周奕却没报。

一来容易绑定身份,二来为了一点铜板欠人情,实在没必要。

“城中可有个叫梅坞巷的?”

伙计攥着手中的抹布想了想:“有,就在城西,距离这边很远,您最好一路打听,多多问人,那地方偏僻得很。”

“本店也备有专门引路的脚力,还能供应马车。”

伙计市侩一笑:“不过,客官您得换甲字房,这些都是掌柜安排免费提供给甲字房的贵客用的。”

周奕考虑了一下,为了省事,多付了一百五十文。

黑啊,比太后大酒楼还黑。

转念一想钱都是丁大帝的,复又释然。

伙计更显殷勤,贴心送至三楼,奉上茶水,外带一小份饼糕。

翌日清晨,周奕本着将马车用到极致才划算的心思,搭车绕路而逛。

车夫是个中年汉子,袖口卷起半截,露出古铜色皮肤。

双手攥缰,嘴角叼着根草茎,边驾车边应答周奕所问。

“聿!”

将马勒停官道右侧。

周奕探头朝右侧望去,依稀见得一座道观,连甍接栋,规模颇宏。

有人进出忙碌,却无一人着道袍。

嗅了嗅,没闻到香火味。

此处怕是寻不得道门朋友。

“客官,这便是白羊观,在城内已算大了。”

“现今还是道观吗?”

车夫摇头:“当然不是,这白羊观与城中大多数道观一样,荒弃已久,若非本地人,没个牌匾,恐怕连白羊观这名号都叫不出来。

当年城中有几座老君观香火鼎盛,后来都迁往东都了。”

“城中还有荒弃的小观?”

“有的有的。”

周奕来了精神:“可知地契在谁手中?”

“在官署,不过嘛...”车夫咧嘴一笑,“官署说了不算,这事得找南阳帮的人,如果像眼前这般规模的道观,恐怕得问过杨大龙头。”

周奕望观沉吟:“可知此观现属哪家势力?”

车夫压低声音:“当阳马帮占着呢。”

“听说他们与突厥有马匹往来,生意做得大,又分出一支经营羊皮,前段时间却惹了事,与城中荆山派的人大打出手。”

“倒也奇怪,荆山派是城中最大的势力之一,这马帮得罪了他们,竟然又把生意做起来了。”

“前几日还冷清得很...”

他小声嘀咕:“想必这马帮的来头也不小。”

当阳马帮?

周奕细想一下,脑海中闪过那马车中吃果品的绝美女子。

对了,是飞马牧场的人。

沮水畔有当阳、扶远两座大城,皆是飞马牧场的地盘。

商秀珣亲至南阳,大龙头也要给面子。

“走吧,走吧。”

“好嘞”

车夫再次催马,周奕暗自估算买下一栋荒弃小观要多少钱。

他随口朝车夫问了一句:

“你觉得杨大龙头怎么样?”

“杨大龙头治下,百姓日子安稳许多。”

又咒骂:“若哪天宰了湍水上游吃人魔朱粲,方算真太平...!”

马车缓行,郡城风貌尽收眼底。

沿途与车夫问答观览,周奕对南阳风物渐有实感。

心下愈发满意:

这郡城势力错综,机遇暗藏,海纳百川。

杨镇大龙头还挺靠谱,只要低调一些,想在此地经营生存不算难事。

周奕倚着马车,瞧看帘外繁华,心中蓝图渐展。

嗯,这就写信发去阳堌。

……

“客官,梅坞巷到了。”

“你在此稍等。”

那身材敦实的车夫应道:“我就在这巷口,客官只要别耽搁到天黑便成。”

周奕笑着回了句:“放心,不会超过半个时辰。”

“好嘞!”

这梅坞巷确实很偏,瞧着坑坑洼洼的路,他有点担心巨鲲帮分舵是否还在。

约摸百步,见巷中三株梅树呈品字而植。

拐过一道弯,便见一家冷清店铺,檐下木匾刻着“吴越鹰爪”四字。

所谓鹰爪指的就是“茶”。

吴地之茗,烹煮清甘,这茶水颇为有名,可开在郊巷,那就只能迎熟客了。

周奕方跨入门槛,忽闻一把苍老声音。

“稀客稀客...”

“偏野陋巷,难怪今早有喜鹊乱飞,原来是天师高驾。”

“南阳那位杨大龙头若知晓,恐怕要彻夜难眠了,嘿嘿...”

苍老的声音里还夹着几声促狭坏笑。

这番话可把周奕惊到了,怎会碰上熟人?

不过听声音确实有点熟悉。

定睛朝着店中一看,只见个长须老头站了起来,与在雍丘一样,老头依然在摆弄一把奇奇怪怪的锁头。

原来是他。

正是当初给他巨鲲帮贵宾云牌的那一位。

目光掠过锁头,周奕心下了然。

遂笑着拱手:

“陈老先生,别来无恙啊。”

长须老头闻言,老眼骤露精光。

他分明没在太平道面前显露过身份,江湖知他根底者亦甚少。

此刻当真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实不知怎么被看穿的

……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next
play
next
close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