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章 那些帝王家族们(上)

听书 - 汉末三国志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8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全书进度
(共章)

 三国时期包括曹家、刘家、孙家以及司马家都属于帝氏,其中曹家是借助宦官势力崛起的新兴世家大族;刘家作为原先的皇族,则开始没落;孙坚起家于贫寒,孙策时孙家已经做大;司马家则属于汉末名门之一,随着司马懿的崛起而做大。.更新最快

综合来,沛国谯县的曹氏属于汉末依靠宦官势力崛起的新兴家族,曹操的父亲曹嵩已经位极人臣位列三公,而曹操更是趁着天下大乱之时,割据一方,后来挟天子而令诸侯差一统全国,最终在其子曹丕时期正式建立了魏朝,成为了三国时期四个帝室之一。

所以曹操的父亲曹嵩可以是贫寒出身,然后因为被宦官收养而暴富骤起,至于曹操,人家可就是不折不扣的含着金钥匙的富二代权二代了。

【曹操的唯才是举政策】

上文可知,曹操并不是出身于寒门,他被后世认为是寒门代表人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当年曹操多次发布求贤令,主张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

曹操这个政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前文也过了,和曹操的出身有关系,因为当年宦官势力和士族之间结的仇太深了,两次党锢不是的,所以曹操也受了牵连,很多士人就是不认可曹操,所以曹操只能破格提拔人才,不过这种情况在曹操得到献帝,迁都许昌后得到好转。

历史上曹操的唯才是举政策其实也不是很成功,汉末官职粗略的可以分为文官和武官,而在那个时代,还是属于富文穷武的,因为生产力的差距,一般人根本就读不起书,能读书的家里基本都不是一般人,所以曹操能选出的文官基本还是那一个圈子的。

相比文官来,武官的条件就低很多了,而在战乱时代,武官的地位也更为重要,所以当时寒门想出头,从军是个很好的选择,然而在曹操麾下这其实也不现实,因为曹操的亲族策略的影响,武官的这一块大蛋糕首先被曹家和夏侯家的人瓜分了,越高阶的武官越是如此,就连张辽和徐晃这样的将才官职最后也不过只是四将军。

所以曹操的唯才是举政策宣传意义大过了实际意义,有效果,但并不明显。

【刘家】

经过了两汉之后,因为恒灵时间两任皇帝的昏晕无能,东汉也开始了走向了灭亡,作为皇族的老刘家最终只能依靠年少无力的汉献帝守江山,然而刘协却从未能摆脱傀儡的命运,先后成为了董卓、李以及曹操等人的棋子,最后为曹丕所废。

在汉末之初,刘家最为出色的人物除了刘虞别无他选,当时刘虞作为幽州牧,轻易的摆平了幽州外部游牧民族的入侵和内部的动乱,又担任大司马,就连作为伐董联军盟主的袁绍也对其钦佩不已,想推荐刘虞为帝,重新振作汉室江山,可惜刘虞选择了盲忠,将希望放在了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身上。

在汉末后期,刘虞、刘岱、刘繇、刘焉、刘表以及刘璋等宗室诸侯一个个都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最后只剩下了汉中王刘备。刘备虽然也是宗室,但经过两汉数百年的光阴,宗室的数量已经非常多了,一般的宗室除了身份上可能贵重一,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地位,刘备的祖父刘雄曾经担任过东郡范令,但因为父亲刘弘早亡,家道中落,所以刘备家实际上反而是相当贫寒的。

黄巾起义时,刘备因为镇压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结果后来被督邮遣散,刘备当时的地位就此可见一斑。之后刘备几经流浪,选择了投靠同学公孙瓒,并且捻转于陶谦、吕布、曹操、袁绍以及刘表势力之下,刘表死后,曹操来袭,刘备联合孙权击退曹操,才重新割据一方,成为诸侯之一,最终平定了益州,攻克汉中,曹丕代汉后,在成(cheng)都称帝,延续了汉统。

所以刘备家虽然是宗室,后来还以此作为大义,但反而因为各种因素出身是比较贫寒的,从某种意义上来刘备更接近于寒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next
play
next
close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