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评功,吕蒙第一,甘宁功居第二,孙权嘉奖吕蒙的功劳,当即升任吕蒙为庐江太守,所缴获的兵卒车马都分归他,另外加赏寻阳屯田客六百人,属官三十人,甘宁则被拜为折冲将军。吕蒙回到寻阳≧←≧←≧←≧←,m.+.co±m后,不及一年庐陵的贼寇又在闹事,诸将领征讨不能擒获,孙权:“鸷鸟上百只,不如一只鹏。”又命令吕蒙前往征讨。吕蒙兵至庐陵,擒杀首恶,余下的全部释放,让他们复操旧业。
吕蒙等人占领皖城后,为孙权后来再次北上进攻合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战合肥】
建安十八年(1)曹操南伐孙权回朝,命张辽与乐进、李典等率领七千多人去合肥屯驻。后曹操出征张鲁,临行交与护军薛悌一份手令,让他带着这份署名急函往合肥予张辽,在函边上注明“敌人到了再打开”。
不久,孙权就带领十万兵马再次包围了合肥,于是各位将军一起打开手令,上面告谕:“如果孙权兵来,张辽、李典二位将军出战,乐进守城,护军薛悌不得参战。”
众将都疑惑不解。张辽:“主公在外远征,等救兵赶到,敌人必定已经把我们打败了,所以命令我们趁敌人尚未集中的时候立刻迎击,挫伤他们的气势,来安定军心,以后就可以防守了。胜负的机会,就在这一战,大家有什么怀疑的呢?”
当时乐进、李典、张辽基本上是平级,平常都互不和睦,张辽担心他们不同意,李典慷慨的:“这是国家大事,要看你的计策是否好,(如果可行)我怎么能够因为私怨而不顾大局呢!”在得李典的赞成后,张辽彻底的放开了手脚。
于是张辽连夜召募敢死的士兵,得到八百人。杀牛犊犒劳将士,决定明日大战。天一亮,张辽披甲持戟,率先攻入敌阵,连杀几十名敌兵,斩杀了两名敌将,大声喊着自己的姓名,冲入敌军营垒,直到孙权的旗帜之下。孙权大惊,手下不知所措,逃上山,用长戟护住自己。张辽喝叱孙权来接战,孙权不敢动。望见张辽带领的兵士少,孙权的部下渐渐聚拢,把张辽层层包围起来。张辽左右突围,奋勇向前,冲开缺口,部下几十人随着冲出。余下的士兵高声号叫:“将军要抛弃我们吗?”张辽返身再次突破重围,救出余下的士兵,孙权的人马望风披靡,没有敢阻挡他的。从清晨战到中午,吴兵的士气完全丧失了,退回去修筑防御工事。大家的心情才安定下来,众位将军都很钦佩张辽。
当时张辽等将领率军出战,还击伤了孙权麾下大将徐盛,随后是贺齐引兵拒击,才得到了徐盛被刺伤时丢失的长矛。孙权包围合肥十多天,看到不可能攻破,便领兵撤退了。
【再败合肥】
建安二十年(15),孙权第二次领兵北上讨伐合肥,亲自率大军十万人,而当时合肥守军只有七千余人,双方实力相当悬殊,而且那时因为曹操远在汉中,所以可以预见合肥的援军也不能及时到来,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孙权却再次打输了。
归根述源,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原因:
(1)孙权不善于攻城战。攻城战在古代是很常见的,一般来防守方借助坚固的城墙有着很大的地理优势,甚至可以做到以少敌多。孙权除了两次讨伐合肥失利之外,早先他被孙策派出讨伐陈登时包围匡琦,当时孙权兵力也是陈登十倍以上,但最终孙权却无功而返。可以看出孙权在攻城战方面本身就谈不上多擅长,再加上孙权又犯了轻敌的错误,失利是可以想到的。
()遭遇疾疫。孙权在包围合肥后,军中遭遇了疾疫,遂最终决定退军。在古代,疾疫对于军中的影响很大,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就遭遇了疾疫,并且因此惨败于周瑜。
()合肥城坚固易守。在严象被孙策派人所杀后,曹操任命刘馥为新的扬州刺史,刘馥在任时,将扬州治所迁到合肥,并且积极备战,储蓄了大量的物资,建筑高城垒作守护,孙权第一次讨伐合肥失利和此就有着很大的关系。
(4)曹操早有准备,合肥内团结一心。曹操在出征讨伐张鲁之时,就有孙权北上的准备,当时他留信给张辽等人,告知了他们对策,而张辽、李典等将领在战时也能保持团结一致,更给孙权当头一棒,这使得孙权无机可乘。
总体而言,孙权再次讨伐合肥虽然有了巨大的兵力优势,但他输的并不冤。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起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