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袁绍完全听不下去,还是把袁谭派了出去,最终袁谭担任青州刺史,袁熙担任幽州刺史,袁绍的侄子高干担任并州刺史,而袁尚则留在袁绍的身边,每个人都自成一派,拥有各自的势力,袁绍集团也因为继承人的问题开始从内部分裂。
沮授作为袁绍的主要谋士,为袁绍监管全军的二号人物,可以是文武双全,大局观好,也善于变通,他在提出“冀州对”后并不是不知变通的死板执行,而是因时而变,结合实际采取行动。
尤其在看待天子的问题上,沮授更是权威性的人物。在三国时代里就是沮授第一个提出“挟天子而令诸侯”这种思想的,甚至这句话都是他的。所以沮授在看到天子离开长安后,势力薄弱,立刻认识到了这是一个提前夺取天子的大好时机。
但他提出来了袁绍就是没听。
而后来袁绍在继承人的问题上没有明确的表示,反而准备把长子派出去,沮授当时就明白了这种行动的隐忧,并且立刻向袁绍劝谏,但袁绍反而像孩子怄气似把其他儿子和后辈也派了出去,让他们都管理一方。
沮授能有什么办法?
人们常“自作孽不可活”,所以袁绍最后会输给曹操,而他死后北方也随即四分五裂,这些都不是没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