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崔茗(有改动)

听书 - 归春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8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全书进度
(共章)

 次日,打更的才敲了五更,沈晏心便一个激灵从蒲团上惊醒,拍了拍脸清醒一下精神,就要起来回屋洗漱,准备去校场点卯,然后去军医处当值。

起身时看到身上滑落的一床棉被,心头一暖,知是韩九来过了。

将军府家法如军规,沈晏卿虽宠爱妹妹,但也知沈晏心在韩家身份特殊,她平日若偏帮自己的亲妹,反而会让沈晏心融不进韩府的气氛,只有一视同仁,才是真正为妹妹谋长远,所以每当妹妹受罚时,她即便心疼,但也却从未出声制止,更没有让人私下送过东西。

只有韩九,因二人年纪相仿,在韩家的处境也相似,所以从小就与沈晏心亲厚,二人既是异姓姐妹,又是知己好友。

韩九也不是韩家的亲生女儿,她是韩家家将所生,她父母在十五年前北渡关对抗羌戎一役中双双战死,之后韩老夫人就将她接到身边抚养,并将她的名字写上族谱,与韩家女儿一样从“君”字,取名叫韩君竹,并按着年序取小名为九。

沈晏心抱起被褥,回到房中,姐姐已让人给她准备了清粥与养胃的小菜,她洗漱吃过后,袖儿又捧出一个小锦盒打开,里面是两丸人参养生丹,说是大小姐嘱咐让她饭后服的。

沈晏心知道这定是她姐姐怕她昨日醉酒又熬夜受罚,今日当值会熬不住,才让袖儿准备的,便拿起锦盒对口一倒,将两颗小丸囫囵吞下,提了药箱,匆匆出门。

到了二门处,就见韩九在等她,只见韩九穿一身枣红皂衣,外罩精钢练甲,头上用红带束一个四方髻,背负一杆白缨银枪,远远一看好一个风流倜傥的小将军!

沈晏心小跑两步,上前拍了拍韩九的肩道:“走吧。”

韩九看她眼下青影,问道:“今早将军去城外军营了,你要不要回去休息休息?崔军医那里我替你去说。”

沈晏心笑着摇头,拉了她的手道:“不碍事,我敢喝这酒,自然不会耽误今日当值。”

韩九点头,二人出门,小厮牵出马来,二人翻身上马,往校场去了。

点完卯,沈晏心便提箱到了军医处,此时一身青袍的崔茗正伏身在药材柜子前的案上辨药记单,半披的长发从肩上滑落,浮在他执笔的青袖上,又被沈晏心进门带入的一丝堂风带起,为眼前这青衣人平添了几分神仙姿态。

沈晏心放下药箱,上前先对他行礼,然后问道:“要我来记吗?”

崔茗没有抬头,只道“你先把这茶喝了。”

沈晏心看到他手边的青瓷茶碗,便拿了起来,这茶碗捧在手中的温度刚刚好,喝在嘴里也是不冷不烫,两口下肚,沈晏心便觉得身上轻松了几分。

看来崔茗的醒神茶比那人参丸要有效多了。于是就很自然的说了一声“谢谢”。

崔茗不应声,将手中的一片药木放在嘴中含了含,眉头微蹙,在手边的书册上的药名下注了一个“劣”字以后才放下笔,抬起目光看了沈晏心一眼道:“以后分药的事你就不用管了。”

沈晏心不明所以,问道:“那我做什么?”

崔茗负手直起身子,从大木案后绕出来,踱步到沈晏心平日坐的书案前,拍了拍案上的一摞书册道:“你以后用心看这些便是。”

沈晏心闻言疑惑过去拿起一本,一看封皮上写的竟是《女阁》,此书是新楚帝登基之后,新太后所著的讲叙女子品行容德的书。

这算也是大楚朝不成文的规矩,每任新太后几乎都要著一册,但内容十之八九却还是女四书里的一套,不过是加些新例子,换几个新说法而已。

沈晏心眉眼一垂,不由问道:“好端端的怎么要我看这个?”

崔茗不答她的话,拿开上面几本,指了指下面的几卷书册道:“这几本也要好好看,看完之后我再问你。”

沈晏心不知他卖的什么药,耷拉着脸,翻了翻下面的几册,只见书面上写的是《守弱学》、《罗织经》。看着倒比《女阁》有趣些,便先看起下边的书。

此时崔茗已回到药案前,抬眼见她双脚搭在桌上捧着一本《罗织经》正看得有趣,嘴角就勾起一丝淡笑,似有似无的说了句:“让你看这些书,看了就要记住,以后到了京里,凡事不准吃亏,否则就不是我崔茗的徒弟。”

沈晏心不以为意的笑了笑,从椅子边的小药箱的抽屉里摸出一包蜜饯,往嘴里塞了一颗道:“我好好的在平西城待着,回京城做什么?”

崔茗目光闪了闪,低头备注,不再说话。

到了午后,火头兵送饭来的时候,沈晏心抱着书靠在扶椅上睡得真香。

崔茗目光含笑,在博古香炉中点了安神香后,就将她抱到草书百草经的屏风后的榻椅上放下,给她盖了一层白狐裘。

又出来在风炉上炖了一罐药粥,叫药童看着火候,才背了药箱出门去了。

到沈晏心醒来的时候,药童就把粥端到她手边,她喝着粥问小药童道:“阿魏,师父去哪儿了?”

“好像是被将军叫走商量事去了。”阿魏看着沈晏心愁着脸叹气道,“师姐,我还真有点舍不得你。”

沈晏心一口粥噎在喉咙里,好呛了几声,才缓过气来,拍着胸口道:“阿魏,你干嘛啊,突然说这个,吓我一跳,我不是好好的在这儿么,什么舍得不舍得的?”

阿魏小眉一锁,反问道:“师姐不难道还不知道吗?”

“知道什么?”

“你……哎……算了。”阿魏拿起小蒲扇,摇着头出去了。

沈晏心:“……”

不过想到早上崔茗说的话,好像也有她要走的意思。

难道这次韩靖回京,京里发生了什么?

沈晏心带着疑惑,看了看漏壶,时间也差不多了,就拿起药箱,又抱了两本书回将军府去了。

到了屋中,袖儿上来接过她的药箱,服侍她穿了家常衣服就道:“大小姐请您过去说话呢。”

而另一边,将军前院。

韩靖与崔茗二人在院中结着冰霜的枯枝下对坐,中间放一盘棋,旁边架一只铜炉,炉上煮着南边进献的贡眉。

韩靖双指执黑子,在棋盘片片划分的黑白间举举落落犹疑半晌,才笑道:“是我输了。”

“哪里。”崔茗亦笑。

韩靖放下手中的黑子之后,一颗颗的拾着棋盘上的棋子,边收边道:“其实此事原不该劳烦先生,不过晏心虽与内人是亲姐妹,但内子娴静性如秋水,晏心却如春花,性子闹,有时也爱胡闹,内子又只有这一个同胞幼妹,平时宠爱不及,但点鸾一事事关国祚,我希望先生此次可一同回京,介时还望先生能指点晏心一二。”

崔茗淡淡一笑,端起茶碗,用碗盖播着浮叶道:“我也算十姑娘的半个师父,自然不该推辞,不过……”

“不过?”韩靖捡棋子的手一滞。

崔茗眉目渐弯,目光深邃的看着杯中青黄茶汤:“将军说晏心性如春花却是不妥。”

“哦?”韩靖脸上浮出笑意,将手中的棋子往棋框里一倒。

“晏心如梅。”崔茗简简单单说了四个字。

“如梅?”

“嗯。”崔茗抬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几枝秃梅,“恰如红梅,是开在寂寥里的一段热闹。”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next
play
next
close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