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屏幕前的朋友们好,我是你们的户外主播叶青,我的第二天直播开始啦!”
“这里是四月的纳米比亚,和我们国家那边春季慢慢靠近的不同,现在这里是秋季,并且冬天已经在路上了。所以不少当地人都趁着复活节假期出来多走动走动,其中包括我刚才就碰见了在当地经商的同胞。”
“他们是在温得和克开超市的,已经来这里三年了。我们聊了好一阵,不过两位不太愿意入镜,所以我就只能给你们分享一下他们送给我的礼物:当当当当,生蚝!”
早晨8点,叶青已经起来了一会了。
起床居然在露营地碰见了黄皮肤黑头发的国人,两人甚至还认识叶青。
一波交流之后,对方婉拒了上镜。
只是留下了他们和朋友来这聚会还剩的一包生蚝作为礼物——据说那些异国风情的屋子里,基本上也就是一堆现代化电器。
幸亏这些现代化电器,叶青才能捡个漏:
也出于安全起见,节目组检查了一番后叶青才得以拿出来拍:“听说海水越冷,这些海鲜生长就越慢,但是肉质也就更加紧实。”
他展示着一只不算小的生蚝。
没有生蚝刀,叶青也带了品质不差的刀子,他站在车前用刀费劲吧啦的开了一只:“噢噢噢,还有水...啧,怎么闻起来感觉有点腥?”
叶青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吃生的生蚝。
以前都是蒜蓉辣酱的生蚝,出现在深夜的烧烤摊上。蒜蓉的滋味怎么样...
还行吧。
但话说回来对于生的生蚝还是存在一些幻想,一方面是各大美食博主的吹捧生鲜美味,另一方面是《我的叔叔于勒》这一篇课文学下来,叶青记得贼清楚:
老迈褴褛的水手用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先生再由他们传给两位太太。太太们用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然后嘴很快地一吸溜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牡蛎,就是生蚝。
所以叶青也试着文雅地一吸...
emmm,果然他不太能吃得惯。叶青果断分给尽量不说话的节目组,然后自己吃了点箱子里带的饼干,喝了点水,又喂了宠物,继续上路。
...
旅游嘛,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就是遇见的人。叶青今早的谈话内容,就是早上遇见的两个国人,讲起来他们昨天在海边酒店的故事。
人家这几天也玩的挺开心的。
叶青于是讲昨天他们住在海边德国殖民时期就已存的四星级酒店,矗立在海水和沙丘相接之地,风景绝佳但餐点一般。
讲海边的鸟儿叼起贻贝,从高空摔下然后坚硬的贝壳四分五裂,海鸟于是可以饱餐一顿。
还讲海边不少见的潟湖。
“说起来,听他们描述,我觉得那场景比《动物世界》也差不了多少。”
“就是大家都看过《动物世界》里的火烈鸟吧,潟湖边上就有很多。这种鸟本身就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盐水和淡水栖息地,潟湖我刚才也查了,相对海水是水介质的咸化或淡化...”
“总之他们说4月并不是火烈鸟繁殖的季节,所以数量不算多。多的时候,就这些粉红色的鸟几乎会把潟湖挤满,就像粉红色的幻梦一样。”
叶青脸上露出神往之色。
毕竟这种场景还是蛮厉害的。
火烈鸟,这种动物在他的印象里,一般只存在于动物园。所以如果真的能看见这些野生动物的话,倒也是蛮特别的体验了。
不过接下来他要去的地方似乎也不差:
哈纳斯动物保育基地。
据说是来纳米比亚必去的一个地方,算是节目组的重头戏安排。而叶青沿着公路需要开三百公里,所以比到露营地的这段路就更荒芜了。
也看到了真的野生动物。
野生狒狒。
出于安全因素,还有野外的一些不打扰动物的守则。叶青就停在路边大概拍了一会,也没下车,就继续上路。
毕竟说实话,昨天也拍了不少草原的景观了,接下来还有那么长的路要走。所以他这次路程上快了很多,一路上话就没那么多了,顺利到了保护基地。
...
哈纳斯野生动物保护基地,是由一对农场主夫妇建立的。
或者说,原来这里就是农场。
只是因为他们看到一些受伤的动物就开始收养,周围的人也就开始把受伤的动物送到这里。日积月累,农场主夫妇干脆把这里改建成动物保护基地,于是哈纳斯应运而生。
然后目的就是收容,保护,失效,跑路,我们SCP...
咳咳串台了。
收容,治疗,然后放生。
叶青听现在的负责人介绍一通,大概知道是这么一回事,而接下来他被带去了付钱的前台。
是的,付钱。
节目组并没有预先支付他住宿的部分,所以这里露营的价格达到了不低的270纳米比亚元一天,不含餐食。叶青需要在这里停留一天多算作两天,需要支付540纳米比亚元。
这收费规则...行吧。
之前的露营地160,油钱和超市353,他还剩1947纳米比亚元...
“应该够吧?”
叶青看了一眼余额,然后没有多管。
今天过来开车太久了,所以他需要一个简单的午休。所以继续靠着刚才加油站超市买的午餐,还有剩余的存货吃完之后继续睡了个午觉。
下午,被安排去喂狮子。
就是坐着个小车到了地方,提着一个装着生肉的桶,然后从护栏之外扔进去喂狮子。
中间吃了些小点心。
叶青暗暗觉得节目组这个安排有些无聊:
因为整个行程其实就像是动物园里差不太多的体验项目,只是区别是,这里的狮子懒洋洋且这里的铁丝网护栏看起来似乎很不可靠...
而且还有一个不对劲的地方,那就是节目组给他的任务名字是:
救援野生动物。
但这个基地吧,叶青听说了点别的东西。
...
晚8点,车前,节目组正在做着后采。
“所以这就是你今天最主要的感受么?”
“嗯,我觉得可能不太有意思。”
叶青坐在车前,尽量小心措辞:“我感觉这里就是一个动物园的感觉...”
犹豫了下,他还是说了真实感受:“不同之处就是这里是有救助野生动物的功能的,所以大家过来给那些被救助来的野生动物喂肉。”
本来这很好,节目组也不大可能真的有机会去现场体验救援动物。
但关于这件事情,叶青有了新看法。
变化发生在不久前。
他今天接触了一些来自世界各地,且自费前来这个基地的志愿者。
听到了一些好消息,也有一些坏消息。
好消息是大家确实是都认真地准备救助动物,每天认真准备吃食,也有各种认真地喂食。他们都是很有善心的人,也随时准备着去做这方面的救助。
当然也有一些参加项目混资历的...
Youknow,就是国外一些名校申请的时候,如果有一项“在非洲野生动物救助基地当过志愿者”,是很加分的。
也正是这些人告诉了他另外一面:
基地其实对他们的培训也很少,基本上没有学习什么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动物们也基本上管的就是吃饭这件事情。至于其他的救助,保护,反正有人来了一个多月没发生过...
一个月前这个基地里是什么,一个月之后还是这些动物。偶尔放生的豹子,很快也会自己找回来,救助机构也会再次收容。
至于救助新动物的事情,至少在最近俩月...
也没发生。
包括很多志愿者课程也不存在。
比如说建立动物病历,慈善学校,救助野生动物摄影,包括叶青看着介绍的什么“模拟训练”...
“不存在的,哈哈。我告你们吧,我们根本没有这种东西。”
这句话引起了他的疑虑。
加上叶青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看着到处都是金发、棕发、白发的白人,跟着他一样来到这里然后白天喂食,晚上在一起买了啤酒烤肉,篝火晚会,各种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