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一下北齐的“军事双轨制”

听书 - 北朝求生实录
00:00 / 00:00

+

-

语速: 慢速 默认 快速
- 8 +
自动播放×

成熟大叔

温柔淑女

甜美少女

清亮青叔

呆萌萝莉

靓丽御姐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全书进度
(共章)

 注意看标题,这里说的是北齐,而非东魏。确切的说,在高洋之后,所为的“双轨制”就已然瓦解,篡位的高演想将北齐南方地区,也就是两淮的军事力量也纳入到禁军体制里面。

结果很明显,他还没做完这些事,就已经“被死亡”,所做的改革不值一提,在这里就不需要多说什么了。手机端m.biqusan.com/

言归正传,什么叫北齐的“军事双轨制”呢?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国家,两套军事班底,互有交叉。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齐“宿卫军”(鲜卑禁军)“勇士军”(汉人禁军),其实总体说来,只能算是“河北禁军”。

其中,宿卫军多半来自原北魏解体后洛阳地区的禁卫(绝非是按血统选拔,前文里面已经有过叙述,北齐并不是按血统来分鲜卑与汉人的,对此认知异常混乱)。乃是北魏“六坊”的精华。

这些人的作用,平时就是宿卫邺城和京畿周边地区,打仗的时候,再由大将领兵到前线,战后返回邺城。

所谓“军事双轨制”,不是说的百保鲜卑与汉人勇士。这二者是同一种体制,互为表里的,只能算是双轨制里面的其中一条轨道。

另一条轨道,说的是晋阳地区的鲜卑军户!这才是东魏开国的核心军事力量,而刚才说的百保鲜卑与勇士,只是高洋改革的成果。

所以细心的书友应该可以发现,书中高洋改革的思路,其实与之是一脉相承的,就是为了制约晋阳军方系统,防止他们反过来影响邺城的政局。前面写的历次战争,书友们可以回头再去看一下,就知道其间的妙处在哪里了。

再回头来看看北周灭北齐的晋阳之战,为什么有些地方没有反抗,有些地方在顽强抵抗,这里面就有军事双轨制的深层次原因,作者君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总之,强调一下,晋阳乃是独立军区,其间人员编制就算是高洋也无法强迫干预,只能拉拢和调动。而邺城的宿卫军和勇士军才是“自己人”。

晋阳军区内,娄昭君的号召力远大于高洋和后面的高氏皇族,如果弄错了这一点,很多历史事件都会无法解释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next
play
next
close
X
关闭
手机客户端
APP下载